• <b id="drfzj"></b>
  • <wbr id="drfzj"></wbr>

    歡迎訪問咸寧振寧技工學校官方網站!
    招生辦熱線:0715-8328862

    校園動態

    dynamic

    弦歌不輟照芳華 ——師范教育的百年實踐
    發布時間:2021-08-20 發布人:咸寧振寧技工學校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指出,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師范教育實踐根據不同時期肩負的使命逐步展開。在革命年代,師范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蘇區和根據地急需的師資和干部。新中國成立后,師范教育沿著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為人民教育的全面實施培養人民教師。今天,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之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強調,全黨全社會都要更加關心教育、關心教師,要重視和支持師范院校和教師教育。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從蘇區肇始的新民主主義師范教育探索到新中國成立后全面、體系化的師范教育實踐,從三級師范院校構建起社會主義師范教育體系,到建設開放、專業、一體化的教師教育體系,再到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與制度,百年來,黨和國家始終把師范教育視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石,始終把培養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作為師范教育的主要任務。

      初·探索

      培養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教員

      在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洋溪村,坐東北向西南、磚木結構的劉氏宗祠不僅不起眼,還略顯陳舊。但這座南方常見的、始建于1845年的建筑卻是蘇區師范教育的留痕。1932年10月,中央列寧師范學校在此成立,這是革命根據地時期蘇區最著名的師范學校。

      從中央蘇區的列寧師范學校到陜甘寧邊區的魯迅師范學校,以及學習時間長短不一的教員訓練班、教育干部訓練班……解放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師范教育從無到有,從星星點點到形成一定的規模和體系,這一時期的師范教育在艱苦卓絕的內外環境中不斷向前探索。

      當時,各革命根據地較為偏遠,交通不便,物資匱乏,文盲率非常高。贛南師范大學中央蘇區研究中心副教授曾維才介紹,據記載,閩西蘇維埃政府曾明確地指出開展普及教育的重要意義——鄉蘇政府主席不能看公文、書報、信件,鄉蘇政權就要落到秘書之手;一般群眾不能看標語、傳單、布告,不能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政府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紅軍指揮員和戰斗員不識字,就必然影響政治水平和戰斗力的提高。

      面對國民黨政府對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圍剿”和文化教育“圍剿”,各地蘇維埃政府大力發展教育,積極開展干部教育、工農教育、軍隊教育等。云南大學教授崔運武評價,“這是在一種毫無近代文化的條件下,進行一次大面積、全方位的以普及教育為形式的革命教育”。

      與蓬勃而起的教育需求相對應,師資緊缺成了蘇區教育發展的一大掣肘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蘇區決定發展師范教育,大力培養工農群眾自己的紅色教員。1934年,《蘇維埃學校建設決議案》規定,建立“短期的教員訓練班”“列寧師范學校”“教員訓練班”和“高等列寧師范”等四種師范學校。

      1935年11月7日,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辦事處教育部長的徐特立,來到陜甘晉省委駐地瓦窯堡的列寧小學聽課。在這所當地唯一的學校里,這位長征隊伍中年齡最長、時年58歲的教育家,穿一身破棉襖,腰間扎一根繩子,靜靜地坐在同樣破衣爛衫的小學生中間,年輕的學校教員王志勻還以為他是部隊的馬夫。

      “共產黨沒有帶紅軍來此建立政府之前,這兒可以說是一塊文化荒漠?!薄敖虇T的質量是一個嚴重問題,有些地方連差的教員也找不到?!毙焯亓⒔ㄗh,創辦師范學校,培養師資,發展教育。

      1937年,在延安二道街,魯迅師范學校成立,王志勻任校長。這是邊區以培養文化教育工作干部和小學師資為宗旨的第一所新型中等師范學校。

      同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毛澤東在《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中指出,“今后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教育政策是“改變教育的舊制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制度、新課程”。

      據統計,1936年以前,陜甘寧邊區沒有一所師范學校,全邊區只有小學120所,學生2000多人。在魯迅師范學校建立后,隨著師資培養工作的展開,全邊區的小學增加到733所,學生15300多人。1939年至1942年,隨著邊區更多師范學校的開辦,全邊區的小學發展到1314所、學生43600多人。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為現實斗爭服務……回望整個革命根據地時期的教育,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曾表示,這“完全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教育”。

      “隨著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內不斷取得勝利,老解放區師范教育在制度化、正規化等方面不斷提高,新解放區師范教育得到接管與改造,解放區教育呈現出新型正規化的特點。”崔運武說。

      續·發展

      培養為教育事業服務的人民教師

      新中國成立初期,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是困擾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員荀淵表示,當時全國人口5.4億人,文盲率高達80%,小學實際入學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學生人數只有11.7萬人。

      “全國師范教育和新中國教育建設的實際需要極不適應。”“中等師范學校的分布情況是老區多新區少,初等教育師資缺的更多……”1951年8月,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會議。會議提出,五年內全國至少需要增加中等學校教師13萬人,至少需要增加小學教師100萬人……并明確了師范教育的工作方針,“必須是正規師范教育與大量短期訓練相結合”。

      同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穩定和發展中小學教育,培養百萬人民教師》的社論文章,提出了“要為培養百萬人民教師而奮斗”的目標。

      除了利用短平快的培訓滿足教育發展對師資的巨大需求外,如何辦好正規的師范教育、樹立師范教育必要的標準是更大挑戰。

      1951年的會議為師范教育指明了方向——調整、整頓和發展各級師范學校。第二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高等師范學校的規定》,進一步對全國各區域師范院校設置、人才培養層次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隨著兩次院系調整的完成,我國逐步建立起了培訓培養分離、獨立而完整的師范學校、師范專科學校、師范學院或師范大學的三級師范教育體系。

      “這一體系主要借鑒蘇聯模式,是一種師范院校獨立定向培養教師的教師教育專業化路徑,其核心是師范院校公有公辦、師范生公費制與畢業生定向分配制?!避鳒Y表示,這一體系快速且大規模地培養了幼兒園、中小學教師,滿足了師資隊伍建設在數量與質量上的需求,為新中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

      三級師范教育體系的另一大優勢,是明確了師范院校的辦學方向與培養任務,使得師范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材編寫、教學實施、教育實習的組織與管理以及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始終以教師的培養為主要工作任務。

      “師范院校獨立設置、定向培養教師,是這一時期師范教育的主要特征,這也確保了師范院校專注于教師的培養,為我國基礎教育的快速發展和實現普及義務教育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避鳒Y說。

      這一時期,加強政治思想領導、突出師德建設,在師資培養過程中也受到格外重視。

      1951年,第一次全國師范教育會議強調,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來培養師資,使全國教師都要逐漸地成為馬克思主義者。1952年,教育部頒布《關于高等師范學校的規定》和《師范學校暫行規程》,規定師范學校的任務,是根據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教師。

      ……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教育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師范教育成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

      1980年6月,第四次全國師范教育會議在總結新中國成立30年師范教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了師范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國師范教育的任務是“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穩步發展,進一步完善,建立一個健全的師范教育體系,使之成為培養各類中等、初等學校和幼兒園合格師資的鞏固基地”,以“盡快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此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都保持了三級師范院校獨立設置、定向培養師資的師范教育體系,為改革開放后快速補充師資、實現“兩基”任務作出了巨大貢獻。

      “經過系統規范的師范教育,廣大畢業生普遍樹立了為人民教育事業服務的思想,擁有獻身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志向,吃苦耐勞,甘為人梯,默默奉獻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中。”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劉長海說。

      再·調整

      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1997年,全國師范學校在校生總數為91萬多人,普通高等師范學校的在校生總數為64.52萬人……高校擴招后,到2008年,全國師范類學生在校生總數達到250.84萬人之多。

      在師范專業招生數不斷擴大的同時,師范教育體系也迎來了一次大的調整,逐步從封閉、獨立的三級體系走向了多元、開放的新格局。

      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其他高等院校也要積極承擔培養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院師資的任務”,這開啟了我國教師教育體系從封閉、定向走向靈活、開放的進程。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頒布,隨后《教師資格條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等配套文件陸續出臺,標志著我國進入依法治教的新階段。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提出,“完善以現有師范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學校共同參與、培養培訓相銜接的開放教師教育體系”?!敖處熃逃备拍钍状握匠霈F在國家教育政策文本中,師范教育從此由強調職前培養轉向了關注教師終身發展。

      ……

      從獨立封閉走向多元開放,我國師范教育體系在調整變化中不斷發展。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國圍繞經濟、文化和科技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師教育質量被各國視為贏得未來競爭的關鍵。同時,教師教育的高等教育化、綜合化、專業化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為了提高教師教育層次,這一時期,在滿足師資數量增長需求的情況下,我國教師教育開始嘗試向更高的教育層次邁進,積極開展碩士、博士層次的師資培養。

      這一時期,政策開始引導、鼓勵部分綜合性大學參與教師培養?!翱陀^來說,這有利于教師教育學術水平與培養質量的整體提升,也有利于競爭性師資培養市場的形成以及在大學系統內形成更為完善的教師專業教育模式。”荀淵說。

      “我國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教育投入大幅增長,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劉長海表示,優教須有優師。

      為此,我國的師范教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開展系統扎實的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認真落實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全面建立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制度,明確教師資質要求,嚴格把控教師培養質量評估關口……

      “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師范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重任?!眲㈤L海說。

      新·征程

      培養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

      2014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觀摩課堂教學,進行座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燕學敏分析,與長期以來供小于求的數量短板不同,當前我國師資培養整體上已大大滿足了需求。新時期,師范教育的重心轉向了內涵建設。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疾鞎r強調,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201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判斷。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站在新百年新征程的起點,這正是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方向。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描繪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確定為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實施15年來,為中西部地區22個省份1000多個縣的3萬多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補充了95萬名中小學教師。這些教師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最多、學歷最高、待遇保障最為齊全的新一代鄉村教師。

      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部署開展教師教育五項重點任務和十大行動任務,完善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我國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

      ……

      百年風雨路,揚帆新征程?;赝倌陰煼督逃睦碚撆c實踐探索,黨和國家始終把師范教育視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石,師范教育始終將培養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作為主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寄語廣大教師:“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span>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引導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新時代,新使命。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將著力于建立健全新時代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與制度,實現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目標,培養一大批忠于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

    來源:《中國教育報》  

    官方電話:
    0715-8328862    15972485967
    招生辦電話:
    0715-8328862
    學校地址
    咸寧市咸安經濟開發區鳳凰東路特1號
    官方微信號
    官方公眾號
    官方微博號
    Copyright ? 2021 咸寧振寧技工學校 版權所有 鄂公網安備42120202000520號
    首頁
    專業介紹
    在線報名
    聯系我們
    国模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日本欧美国产一级大片_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二区

  • <b id="drfzj"></b>
  • <wbr id="drfzj"></wbr>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看片 | 日韩激情视频久久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